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志善新闻
面对厌学又游戏成瘾的孩子,单亲妈妈的出路何在?
2024-04-27 19:04

编者按:
虽然现在单亲妈妈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她们所面临的困境到底有多大!特别是当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状况百出时有多么绝望。追光两代人带你聚焦服务中的一个单亲妈妈的故事。
【记录时间】2024.3
记录黄严颉 冯老师
关键词追光两代人家长沙龙、单亲妈妈、重度抑郁症
“当时孩子才一岁多,我一个人带着他遇到了很多问题,经济又不稳定,就只得靠网上卖一点干果之类的小零食谋生。有时候为了进货会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说到这里,晓薇的声音开始颤抖,回忆起当年的无助,她露出令人心痛的苦笑。
“那时侯对孩子的照顾肯定是不周到的,再加上我情绪上的不稳定,看到孩子哭闹就会没有耐心,对孩子在小时候造成一些伤害。我不能接受他在我面前的一些正常的哭闹,于是就会制止他。到了孩子的小学阶段,由于我下了班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写作业,需要孩子一个人来面对,再加上我脾气不太好,经常吼他,所以也给他造成一些伤害。”
晓薇低下头,“我除了焦虑和无奈地吼叫,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晓薇的儿子现在已经13岁了,从四年级开始就没有办法正常地上学了,孩子身体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甚至开始出现一些惊恐症状。晓薇不得已带他到医院做了各种检查,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
晓薇无奈地说:“我已经把他转到了压力小的学校,但他还是觉得压力大,两年多时间一直没有好好地上学,基本属于休学的状态。本应该上初中的年纪,他现在还在上小学,处于厌学的状态;玩手机非常上瘾,如果不给他手机,他就说他不上学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养育子女方面我觉得自己挺失败的,真的很难受!”
其实晓薇一直在不断努力,一方面以她那柔弱的身躯扛起整个家,另一方面积极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寻求自身成长。这个过程中她也遇到很多人帮助她和孩子,给她一些爱心款,甚至会照顾她的生意。孩子上幼儿园后,晓薇终于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可以一边照顾孩子一边上班。但是,孩子不去上学,白天就一个人呆在家里,即使不玩手机,他也足不出户。
“我现在感觉很困难,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事情。”晓薇再次叹息着说道。
单亲妈妈和青春期的孩子心里的呼求

晓薇的讲述,听上去好像平和,但我相信多少个日日夜夜,她承受着如山一般透不过气的巨大压力。看似简单的一个称谓“单亲妈妈”,其背后的苦楚有多少人能懂呢?

追光两代人项目自去年11月开始服务青少年家长,接触到14位单亲妈妈,几乎每个妈妈的孩子都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厌学、叛逆、结交损友、懦弱社恐、抑郁等等,这让本就困难的单亲妈妈承受着生活上的劳累、精神上的孤单、心理压力无法排解之苦痛!

面对孩子的不理解和问题百出、经济上的压力和社会上对她们的漠视,多少单亲妈妈痛不欲生。她们虽然为母则刚,但是真心期待有人,特别是男人可以帮助陪伴自己的孩子们走一段路。她们不但竭力在支撑一个家,而且也硬撑着不去面对自己内心的痛苦。想死掉或者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几乎是很多困境单亲妈妈的渴望,因为她们觉得没有出路!

而孩子们呢?有的从没有见过爸爸,有的刚刚失去了爸爸,有的曾被爸爸抛弃或深深伤害过,有的只是仅仅得到爸爸经济上的支持......青春期的他们本来需要父亲的陪伴和指引,本来应该阳光灿烂,却过早地蒙上了抑郁和对生活的厌恶。既然没有父亲那坚实的脊梁可以倚靠,有的孩子就转向虚拟世界中寻找所谓的“真诚和关爱”,比如游戏、二次元或是网络陪聊.....有的过早地陷入毒品或性关系中。

晓薇的儿子前段时间就因为游戏成瘾,刷走了妈妈两千多元!又因为想买平板玩游戏,以死相逼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

追光两代人的炭火温暖到晓薇
“我是去年10月份在晨光书店认识冯老师的。”晓薇这时脸上漾出了笑容。
“在过去的朋友圈里,并没有遇到如我一样的单亲妈妈。我知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还是需要家长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大部分需要由我自己来担当,但其实我何曾不想有个倾诉的地方呢?”
晓薇继续说道:“与冯老师相识后,追光项目一直很关注我和孩子,一有什么活动就会告诉我。关老师也会安排我和孩子一起吃饭,会特别希望我孩子参加寒假青少年营会,还为我们减免费用。”
能在追光两代人里学习、成长、被陪伴,晓薇觉得终于可以有一个互相抱团取暖、互相鼓励的地方了。过去她身边接触的都是健全的家庭,虽然也得到些许帮助,但在精神上她始终觉得自己很孤单。
追光两代人有专门为单亲家庭组织的社群,都是同病相怜的人。大家在里面有交流、有诉说,很自由、很容易得到理解。晓薇开始觉得自己不再是孤单的一个人了,有一群和她有同样的或类似经历的单亲妈妈们。她们可以互相鼓励与支持、甚至相互流泪的陪伴在一起,这种感觉非常温暖。
追光两代人经常会举办讲座,晓薇有时工作太忙不能每次参加现场讲座,但一有时间她一定会去听回放。讲座里的有些建议她也会自己去尝试,发现对她和孩子都有很大的帮助,让她有了生活的方向。
在青少年阶段,不适合像对待小孩子那样粗暴、不顾及孩子心里的感受,而是需要有更多的共情,去感受孩子的心理变化及状态,才能和孩子有一个更顺畅的沟通。这些是晓薇之前没有注意的关键点,通过这些讲座她开始关注与孩子沟通的效果。
具体到孩子身上,晓薇能感觉到这些方法对她和孩子是有效果的。这次寒假过后孩子主动说愿意去学校上学,她非常开心,冯老师和关老师也非常开心。虽然孩子没能坚持几天,又不想去了,状态仍然不稳定,但晓薇觉得还是愿意和大家说说在追光的变化与感受,她自己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彷徨失措了!追光两代人的炭火温暖到了晓薇。
追光项目特别的关注

是的,追光两代人的存在,为的是陪伴困境家庭走过青春期这个暴风雨阶段,顺利开始平静安舒的日子。特别是单亲家庭,无论是妈妈还是孩子,比普通家庭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封闭自己,不愿意见人或参加项目组织的活动,我们就需要寻找机会见缝插针地介入。比如晓薇的孩子不愿意跟妈妈交流,妈妈早上给他做好饭后要去上班,他不想吃,就自己点外卖。妈妈中午不能回家,孩子自己吃饭。晚上妈妈回家辛苦做好饭后,孩子不愿意跟妈妈说一句话,直接会把饭拿到自己屋子里吃。一天下来妈妈与孩子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妈妈想跟孩子交流,也会被孩子轰出去。

为此,只要有机会与晓薇交流,我们和其他孩子家长都会给她安慰、建议与指导,帮助晓薇通过自身的改变带给孩子改变。是的,妈妈们哪怕愿意改变1%,对孩子们都是极大的祝福!

我们开始与晓薇一起想办法:如何找到突破口?不能让孩子单独在家里,导致哪里都不想去。如何能跟孩子先接触上,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呢?

终于事情有了突破口!一天孩子突然跟晓薇说想出去吃饭,不想在家里吃了。于是,我们就跟晓薇商量说:这顿饭我们来请,看看孩子是否愿意?没想到一沟通,孩子居然没有拒绝,并且告诉晓薇:他想吃呷哺呷哺。

就此,我们开始和孩子建立起关系,在单亲妈妈社群与一位和晓薇孩子差不多的妈妈组成一个互助小组。两个家庭计划一起出去游泳、出行。随着孩子更愿意从家里走出来,孩子居然愿意参加寒假营会。

虽然第一天他和其他孩子交流很少,老师们就主动关心他,和他说话交流,也引导其他孩子和他说话;第二天他开始和小伙伴、老师有了交流;到营会最后一天,孩子和小组的小伙伴建立了关系,彼此分享,一起活动,还参加了表演环节,非常开心地回到了家。

后来晓薇和孩子一起参加了我们组织的元宵节亲子活动,母子两个参与了每一个活动环节。很快寒假过后开学了,晓薇高兴地告诉我们:孩子终于同意去上学了,我们这时真的觉得特别的欣慰。正当阳光似乎要洒满全家时,晓薇的前夫要求回来看看孩子。结果上了几天学之后,孩子又不愿意去上学了......前几天,因为要制止孩子玩游戏,孩子把爸爸气得离开了北京。

这就是单亲妈妈们所面对的无奈现实,虽然生活仍是波澜起伏,但晓薇内心感觉稳妥多了。在晓薇与孩子一起度过的漫长而幽暗的生活中,渴慕光照的晓薇终于等到有切实可行方案的专业老师在身边陪伴。我们也特别感谢晓薇愿意在如此艰难的生命时刻,向更多人敞开自己和孩子的点滴进步。虽然看起来孩子的疾病和复学之路并没有即刻好转,但因为有人支持、有人陪伴妈妈的改变,生活就有希望!

追光项目在竭力动员志愿者们的帮助,但确实也需要更多有爱心的人在经济、时间和专业方面给予支持和陪伴,帮助像晓薇这样的单亲家庭尽快走出生活中的困境,迎来光明美好的日子!


“益起爱”月捐计划

欢迎加入“益起爱”月捐计划,支持救助被边缘化、经历病痛与精神折磨、受到社会排斥的困难人群。

益起爱月捐是每个月定期定额的捐赠,是机构非限定性支持。这每月固定的一份善款,也许是一杯咖啡、一顿晚餐、一件衣服……对于努力践行公益的我们来说,确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推动社会变美好的保障。

这份稳定的善款支持,可以确保志善公益机构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持续推动弱势群体得到救助与帮扶。志善会珍惜您所捐赠的一分一毫,确保用得其所。

加入益起爱月捐,您可以每月定期收到我们的公益动态,捐赠过程中您可以随时调整或停止捐赠。我们会在月捐进展中披露善款的使用情况 ,实时接受公众的查询和监督。


如果您想马上参与月捐

请识别下面二维码 #


文/黄严颉、冯老师
编辑/张楠

审编/徐琪

排版/夏天

统筹/Lihong

——END——



关于志善益邻


北京市志善社区服务发展中心(简称志善)。志善诠释为“志善益邻”,用爱连接,用心行善。
志善旨在帮助社区弱势群体与社区有效融合,实现“建立仁爱、和睦、奉献,充满希望的社区生态”的美好愿景。

志善执行的公益项目为:

助医小家项目
为来京就医的贫困大病患儿家庭搭建一个“温暖的家”,
为他们提供住宿、基础生活设备及物资、资源链接、心理关怀、家庭支援等服务,协助在就医过程中得到社会关怀,渡过难关,早日恢复健康。

“一个拥抱”社区融合项目
在全人发展观理念的指导下,为脑瘫、自闭、唐氏、发育迟缓等特需儿童创造社会参与的机会,通过个案服务、多元课堂、融合活动、赋能培训等方式,建立多方、多元支持体系,推动特需儿童无差别成长。

“爸爸村庄”项目
是“做个真父亲”与北京市志善社区服务发展中心合力打造的家庭成长公益项目,目标是通过“做个真父亲”的讲座、训练和系列营会,唤醒父亲的心转向家庭,训练父母成为孩子的生命教练,帮助孩子全人生命成长,把真爱带进家;并扶持有共同愿景的家庭结成“村庄”,共同养育孩子。

追光两代人项目
专门致力于帮助陷入迷惘、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10-18岁青少年及其家长。通过组织多主题小组活动、短期营会、家长沙龙、团体和个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价值观、找到生命的意义,协助两代人一起改变、重建家庭和谐关系。

爱助夕阳项目:

针对老年重症患者的生命特殊时期的需求,通过心理和精神的安慰与支持,帮助老人心理舒缓以减轻身体病痛感。“生命故事书”系列活动,通过集艺术疗愈和怀旧疗法于一体的心理干预,鼓励老人回忆往昔、重整过去,活好当下、面对未来,在系列活动中体验新的关系,增加群体陪伴价值,促进整体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