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据统计,全国约有1200万至2000万心智障碍者,而这些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重要,这关乎孩子们未来是否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学校、融入社会。
目前,传统康复只关注孩子肢体的康复,但这些孩子同样也面临着,“我想交朋友,我想读书,我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上学”类似如此的需求,而这些孩子的家庭也经历着从抗拒到接受,有些家庭会产生“病耻感”,认为孩子得了病,是我的羞耻,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孩子的情况;有些家庭愿意给孩子进行康复教育,但因经济困难,被迫放弃;有些家庭因为持久的压力,看不到盼望,精神崩溃而放弃;有些家庭鼓足勇气面对,但却遭到别人嘲笑可怜的目光......这些都是心智障碍儿童及家庭面临的真实情况,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和家庭走出困境,融入社会是长久以来备受关注的。
“社区康复”一直是在世界领域内关于心智障碍儿童康复的重要尝试,如何搭建社区康复框架,改善或优化社区康复环境,关注儿童在身、心、社会性三个方向的全面成长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类似的康复项目目前在国内少有尝试,大部分的社区康复是把康复中心“搬”进了社区。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印发的《社区康复》手册,以及“全人发展观”的指导,社会需要在社区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让儿童在社区中成长。
由孤岛式的单项努力,转变为建立双方、多方、多元的生态环境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识。
社区康复项目得以建立,在符合和回应国家十四五期间关于残障儿童和社区社会治理的发展策略的同时,社区康复北京(一个拥抱)项目应运而生,在以发展儿童社会性为核心的前提下,创造安全的社区环境,鼓励家庭参与与社会参与,为家长提供支持培训,为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使社会与家庭的相互了解和融合具备安全的环境与必要条件,成为各方社会融合的桥梁。
二、项目介绍
“一个拥抱”社区融合,帮助心智障碍儿童融入社会,助力他们无差别长大。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项目,帮助特需儿童家庭提高社会能力,更要持续不断地影响大众认知。一个拥抱通过社会融合活动、多元智能课堂为特需儿童及家庭提供全人接纳服务和融合机会。
一个拥抱社会融合倡导孩子们无差别成长、不以能力定义孩子的价值。
2021年11月,志善为自闭症儿童开展影子老师培训等服务。
2022年10月,项目在原有服务人群基础上,扩展服务对象,脑瘫、唐氏、发育迟缓等心智障碍儿童,为孩子们提供多元智能课堂、社区融合活动、个案陪伴、志愿者赋能培训等帮扶,让这些孩子无差别地生活在社会中。至今开展多元智能课堂37次,融合出游活动18次,个案陪伴10家,志愿者赋能培训450课时。
2023年,一个拥抱预计为孩子们提供多元课堂、融合活动30余次,欢迎爱心家庭及志愿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