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连接/用心行善
志善联合社会相关机构与爱心朋友,共同帮助弱势群体,开展了北京志善助医小家、“同陆人精神卫生”项目、“守护萌懵”生命成长、“一个拥抱”社区融合等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是为大病儿童、精神康复中的青少年、需要性教育的儿童青少年、心智障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提供服务。
这11个帮助异地大病儿童的温暖之家——助医小家,365天无歇地运转着。住在这里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正经历着与病痛和命运的殊死一搏。在小家,他们遇见很多志愿者,感受到许多关爱。战胜病魔的路上不再孤单!助医小家里常常上演着各种感人至深的故事。
1
儿研所小家离首都儿研所步行10分钟。客厅墙面、屋顶有多处脱落,常掉灰尘,但小家里一直住着大病孩子,不便于维修。
管理员佟姐为了让客厅更宽敞一些,准备趁着国庆重新布置一下。于是,志善联系了曾连续多年参与北京公益项目的志愿服务和捐赠的金碧合力公司。
金碧公司的售后负责人陈老师听到需求后,安排协调了师傅们的时间。平时师傅们工作太忙,时间安排不开,这回,师傅们利用国庆节放假在小家忙碌起来。
国庆节这一天,两位师傅扛着梯子,带着工具,骑着电动车,不到9点钟就到了小家,给家具蒙保护膜、上梯子、刮掉墙皮,石膏填平,再刷一层胶,再抹上腻子,师傅们麻利又热心,干活非常有经验。
中午了,小家家长两位妈妈趁着孩子睡觉,和小家管理员一起弄饺子馅,师傅们跟着一起包饺子,家长们做了凉菜。虽然饭食简单,因为有爱,大家在一起过了不一样的国庆节。
第二天,两位师傅又来小家,修整,刮腻子。小家客厅经过师傅们精心的维修,看上去非常干净、整洁、美观。
2
住在世纪坛小家的姐弟俩,经过漫长的治疗和康复,姐姐利华带着15岁患有脑瘤的弟弟,终于结束在北京将近2年的治疗,在9月底踏上了回老家的路程。这一路走来,她经历了忐忑、艰难,同样也感受了小家的爱和北京志愿者的温暖。祝福她的未来一片明亮。